黄保余的个人作品

挑名师 浏览

黄保余的个人作品

《中学语文知识地图》,是我国著名阅读写作教育专家黄保余老师站在整个文学和语言学科的基础上,以命题者的思路,将整个语文学科存在的考点进行梳理,研发出了涵盖各地中、高考90%以上的文言文、文学常识、现代文阅读的具体考核点的《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课程。《中学语文知识地图》,成为北京各校学生突破语文成绩的秘密武器。他的面授班上85%以上的学生来自于人大附、北大附、四中、清华附、三帆、十一学校等全国名校,成为北京名校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必选和首选课程。

《语文知识地图》就是找出语文学习和考试的规律,织就一个大的脉络。比如把整个语文阅读,总结为两个基点(踩分词+答题结构)、三种文体、四样能力(概括与表述、判定分析、理解、赏析)、五大方面(语言、结构、主题、材料、表达)等。只要掌握了脉络,先在脑子里有了一个清晰的框架,并且掌握住每个框架中的重点,就能做到不失分。 系统:没有知识盲点,全面把控语文所考内容,消除意外丢分。

明了:所有知识点,集中在一张纸上,能让学生更容易地检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简单:仅记140字,保证文言文不丢分,就算语文基础薄弱,一样轻松获取高分。

严格:语文知识地图的目标和价值不是叫你得高分,而是要求学生不丢分。

实用:知识地图涵盖各地90%以上的语文考点,语文成绩更有保障。 《语文考前梳理班》

本课程内容为《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考前梳理班》课堂实录,本课程配套图书《语文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初中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

第一章判定分析能力考核题梳理:1.判定描写方法及作用;2.判定文章结构特点及作用;3.判定材料关系及作用;4.判定文章修辞手法。

第二章从说明、论证方法判定分析到文体阅读:1.判定说明方法及说明文常见题型;2.判定论证方法及议论文阅读;3.考场作文点评分析。

第三章文章赏析的点与面: 1.表达方式的赏析;2.主题的表现手法赏析;3.文章的语言赏析;4.文章的内容赏析;5.学生作文点评。

第四章古诗文赏析与文言文: 1.文学常识学习要点梳理;2.古诗文赏析的方法与技巧;3.文言文阅读。

第五章考场作文指导分析:1.文章的结构安排;2.内容的重点与详略;3.表现手法;4.立意与字里行间;5.作文类型及注意要点。

第六章理解表述能力与虚实相应法:1.理解表述能力题要点;2.事实、人物行为与思想情感的对应;3.某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情感表现;5.联系实际生活,谈对主题的理解。

第七章文章主题的提炼、表现与试卷结构梳理:1.主题的提炼与审题;2.考场作文的选材;3.主题的表达;2.文章修改;3.试卷结构梳理与考试题型拓展;4.学生例文点评指导。

《阅读训练营》

本课程内容为《2013小学阅读春季训练营(适合5-7年级)》课堂实录,本课程配套图书《语文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

第一章:小学阅读试题中的三种能力训练 第一节:小学阶段语文阅读考核的三种能力 第二节:小学阅读中的万题之本——概括能力题 第三节:小学阅读中的弱中之弱——表述能力题 第四节:小学阅读中的偏误之王——理解能力题 第二章:阅读方法、题型与答题方法技巧 第一节:记叙文题型与答题方法技巧 第二节:说明文题型与答题方法技巧

《作文训练营》

本课程内容为《2013黄保余作文春季训练营 (适合3-6年级)》课堂实录,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

第一章:怎样将文章内容写具体 第二章:怎样让文章语言变生动 第三章:让写人作文有内容可写 第四章:重点突出、不让作文变成流水账 第五章:学会描写 第六章:学会写好写人作文 第七章:学会写好记事作文 第八章:怎样写好写景作文 第九章:写作中的表达方式 第十章:灵活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

《考场作文训练》

本课程内容为《2013中学考场作文春季训练》课堂实录,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八章,分别是:

第一章:怎样防止考场作文丢分 第二章:每一步都要为自己的作文加分 第三章:文章新颖、独得高分 第四章:衬托、渲染与亲情友情类考场作文 第五章:对比、虚实与成长经历类考场作文 第六章:叙述、议论与话题类考场作文 第七章:描写、突出重点与点题 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

感知写作法郝老师课堂

关键词: 写作水平 感知意识 作文教学

近年来,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语文写作所占的分值都大幅度提高,可以说是独占“半壁江山”.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写作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其语文成绩的高低.现实的情况让人触目惊心,每年高考各省市都出现为数不少的零分卷.据统计,2012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中出现1670多篇的零分卷,该省作文评卷组组长陈妙云直言:“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表现不甚乐观,我们的中学作文训练依然没有太多改观.”究其原因,是学生“无米之炊”,没东西写;更主要的是教师的作文教学随意无序.中国教育学会中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语文教研室主任――田玉博士提出感知能力训练教学理论,教会学生通过全方位感知和动态立体感知具体感知事物.该理论对一线教师的作文教学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语文新课标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1]新概念作文的创始人田玉博士说得好:感同身受是作文最好的朋友,熟视无睹是作文最大的敌人.对学生来说,他们从来就不缺乏感知,只是没有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他们的感知还处在“休眠”状态,所以教师要唤醒学生的感知意识,运用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双手等感知工具,全面细致地感知生活中的事、物、景等,引导学生写作时说真话、诉真情,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擦亮你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人们对外界信息的获取60%以上通过眼睛.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过:如果要创作,第一要观察[2].如一片普通的树叶,通过视觉可以看到它的颜色、形状、大小等,还可以看出它的用途(做礼物、书签、动物的食物、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标本等).再细看它的构造:叶片、叶柄,叶片上有叶脉,等等.客观世界是真实存在的,我们经常看不到客观的真实,原因之一就是忽略了眼睛的作用.只有先透过眼睛“观”的传递,再透过“心”的体会和研磨,一个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发现者”.

二、叫醒你的耳朵

心理学研究分析的情况表明,人所获得的知识,20%来自听觉.“耳闻”虽然远不如“目睹”收获大,但耳朵也是人们汲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耳朵是人与外界保持联系的门户:从安静的小雨到喧闹的丛林,从涓涓的小溪到轻涛拍岸的海边,从轻柔的风声,到夜晚虫鸣交织的浪漫,听泉水叮咚、听蟋蟀鸣奏、听小鸟啁啾……用心听,甚至可以听到花开的声音.如一片树叶,可以听风吹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音,可以听雨打在树叶上发出的嘀嗒声,还可以听树叶飘零的声音.听觉不仅为人们交流知识、沟通感情所必需,而且使人们感知外界,获得更多认知.

三、启用你的双手

科学家认为,手是使人具有高度智慧的三大重要器官之一.在400万年的进化史中,人类的手逐渐演变成了大自然所能创造出的最完美工具.人们通过双手触摸,可以感知物体的粗细、冷热、干湿、轻重、软硬及手感的细腻、粗糙等.如触摸一片树叶,可以感知树叶正背面的脉络、叶子边缘的光滑或锯齿状、叶面的粗糙程度,等等.毫不夸张地说,双手是人类的第二双“眼睛”,用双手触摸真实世界.

四、重视你的嘴巴

人的味觉器官主要是口腔中的舌头,舌头拥有大量的味蕾细胞,可有效地感知酸甜苦辣咸等味道.世界上有很多事物,是可以用并且需要嘴尝的,不然哪里知道生活的滋味呢?当然,尝有两种方式,可以直接用嘴巴尝,也可以用经验尝.如尝一片树叶,或清香、或苦涩、或甘甜、或酥麻,甚或可以尝到树叶上阳光的味道.可以说,嘴巴是人们感知事物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用嘴巴能尝出人生百味.

五、开启你的鼻子

鼻子的感知功能就是闻气味、气息.人类的鼻子的感知功能固然不如其他动物,但也是感知外部世界必不可少的重要器官.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类的嗅觉与情绪之间有紧密联系.如闻到香味让人身心愉悦,臭气让人厌恶.通过鼻子闻一片树叶,可以闻到叶的味道、树的味道、森林的味道、阳光的味道、雨水的味道、泥土的味道,等等.

总之,只要调动感官全方位感知,全面感知事物,感知事物的各个部位――上下、前后、内外,感知事物的周围附属物,感知物体的外部环境,就能比较全面、系统地感知外界的事物,并由此展开联想与想象,学生写作时就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当然,感知事物还和物的时间、位置及人的情绪有很大关系,即感知需要换时(时间的变化对事物的影响)、换位(环境、位置的不同,事物会有怎样)、换情(情感投射到物体之上)的动态感知.笔者在实践中,就在学生的习作中发现诸如:人高兴时,会觉得落叶是赏心悦目的;人难过时,会觉得落叶是伤心的;人烦恼时,会觉得落叶是碍眼的等精彩的语句.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近代著名作家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必须寻到源头才有清的水喝.”[3]真实的细节必须通过细心观察获取,必须符合事物的实际,唯有这样才具有情感的感染力.学生置身于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就能进行自然真切的情感体验,就能表露出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写出的作文就会有真情实感.

田玉博士的“全方位立体感知”作文模式,看似是模型,实质是对学生思维的梳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行之有效.只要唤醒学生的感知意识,加上系统的感知训练,不但可解决学生写作时无内容可写的问题,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更是一线教师的弱点,但是只要我们勤思考、勤探索,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教学手段,那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决不会只是一个良好愿望.

转载请注明:多米培训网 » 黄保余的个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