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听过张镇老师的作文直播课吗,怎么样?

挑名师 浏览

一、有人听过张镇老师的作文直播课吗,怎么样?

张镇老师会让孩子记录的生活点滴、情感情绪、见识思考成为他们天然、持续的素材宝库,对作文帮助很大。

二、老师上的一节作文课,有关“作文课”的。先谢了

一节作文课

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是这样教学作文课的:

一个晴朗的早晨,她带着学生来到开满野花的河畔。

“野花有名字吗?”孩子们兴奋得问。

“有啊!这是荠菜花,那是知风草。你们看,那边还有更美的野花——”李老师把孩子们带到了蒲公英的旁边,让同学们按照“叶—茎—花”从下向上的顺序观察,并指导他们边看边描摹各个局部。

“蒲公英的叶子是这么整齐,是二月的风伯伯裁减的。”

“它像一棵小巧玲珑的向日葵。”

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议论着。

夜晚,李老师坐在灯下思索:孩子们认识了蒲公英,怎样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呢?让他们用拟人的方法把看到的写下来,是不是更能激发想象力吗?

上课了,李老师启发孩子们自己拟题目。

孩子们兴致勃勃,一下子出了七八个题目。最后,大家选中了《我是一棵蒲公英》。

李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朵大蒲公英:圆圆的花盘里,有着一对眼睛和一张微笑的嘴巴。

孩子们看着这拟人化的蒲公英,也笑起来了。

“现在还有许多小朋友还不认识你们这些蒲公英,你们准备先介绍什么呀?”

“介绍我的家。”

“介绍我的名字。”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抢着回答。

李老师继续启发:“你们的家住在哪儿?家里有哪些人?谁是你们的兄弟姐妹?”一连串的问题,给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又把他们带到了一个新的意境之中。

“小草是我的兄弟。”

“野蔷薇是我的姐妹。”

“蝴蝶姐姐是我家的常客。”

孩子们想象的翅膀张开了。

老师又提出一个重要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没有介绍呢!”

孩子们顿时愣住了。

这是李老师精心设计的“障碍”,她想让孩子们想得更深更远。

在孩子们苦思冥想的时候,李老师拿出一棵蒲公英,把茎轻轻的折断,让孩子们观察冒出的白色乳浆。

孩子们豁然开朗。

“我知道了,还要介绍土壤妈妈。”

“我们是吸收土壤妈妈的奶汁长大的。”

下课前,李老师拿起那毛茸茸的种子,使劲一吹,小伞一样的种子从窗口飞向蓝天。

孩子们的心跟随着蒲公英的种子,飞啊,飞啊,飞向了远方……

看了这堂作文课,我想到平时我们学生的作文,常常是干干巴巴言之无物,或者是重复使用个别的词句,更或者是干脆抄写一篇来应付老师,他们缺乏的就是观察以及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所以我们应该借鉴李老师的做法,让孩子们睁大眼睛去观察,去发现,相信他们也能写出优美的文章

三、怎样作文教学课才是一堂真正有效地作文教学

笔者这堂作文讲评课,将“不会概括事例”这一学生普遍存在而又最为突出的薄弱环节,确定为突破目标,通过学生作文中的典型范例(失误、成功各一)引导学生探寻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又通过修改典型失误文段及自己作文中失误文段的训练,让学生学会了“概括事例”。

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语文老师们当然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毋庸置疑,立足“过程指导”是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一种颇为直接、有效的途径。而要上好“过程指导”作文课,最大可能地发挥“过程指导”在作文有效教学中的作用,一般地,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潜心研究学生作文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潜心研究学生作文,才能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存在的真实问题,“过程指导”才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2.准确锁定指导目标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每一次习作,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往往错综复杂,教师必须从中锁定学生普遍存在而又最为突出的某个薄弱环节,以此为突破重点,确保每一堂“过程指导”作文课的教学目标单一集中,让学生“一课一得”,真正学有所获。好的“过程指导”作文课莫不如此:郑桂华老师《中考作文切题的一种方法》一课,唯一且贯穿整堂课始终的教学目标就是掌握“切题”的一种方法;范纯正老师《论钩——论据之后的分析方法》一课,唯一且贯穿整堂课始终的教学目标就是学会“论钩”的技法。

3.精心选择典型范例

最能打动一个人心灵的,可能莫过于身边的典型。所以,无论是暴露学生作文薄弱环节的失误范例,还是个别学生在这方面的成功范例,教师最好都从学生该次习作中选择,让学生从同学或自身汲取成功的经验或失误的教训,获得最切身的体验。如本人《学会概括事例》一课,所选取的失误范例和成功范例都来自学生作文,学生们课堂上炯炯有神的目光,足以体现他们对这两例的兴趣与关注。

4.切实点拨方法技巧

“过程指导”,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寻得写作过程某一环节的方法或技巧。为此,教师就必须通过典型失误或成功的范例,引导学生去发现失误的原因,探寻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运用,这种方法或技巧越具体越好,可操作性越强越好。比如,郑桂华教授在教给学生作文“切题”的一种方法时,就引导归纳出“文中出现(直接或间接)‘标题’或‘标题’关键字眼不少于10次”的切实而又好操作的技巧;而本人在引导学生学会概括事例时,也提出了“概括一个事例字数控制在50左右”的具体要求。

5.适当安排巩固训练

“实践出真知。”再好的方法技巧,都必须通过亲身实践方能熟练运用。因此,“过程指导”作文课,师生共同寻得相应的方法技巧后,必须趁热打铁,安排适当的训练,以此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巩固学生运用这一方法技巧的能力。比如范纯正老师,在教给学生几种“论钩”技巧后,就及时让学生根据所给观点、事例进行“论钩”实践,学生较好地巩固了运用“论钩”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多米培训网 » 有人听过张镇老师的作文直播课吗,怎么样?